当前位置:首页 > 家庭人生 > 正文内容

我的外公1

福竹居士3年前 (2022-07-16)家庭人生39

刘元祯,我的外祖父. 

我的外祖父大概生于1886年,卒于1961年,享年75岁。 

外祖父刘元祯生卒年月不精准。我是根据妈妈和几个舅舅的生辰来推算估算的。

下面先说说我外公后代的目前的家庭构成情况:
外祖父共有五个子女,除了妈妈外,我还三个舅舅和一位大姨妈。
大舅:刘步忠 (1907——1991)享年84岁 在安徽广德福同表哥处病故;
二舅:刘步臣 (1910——1974)享年73岁,在原藉病故;
三舅:刘步诗(1918——1991)享年73岁,在广西桂林病故;
大姨妈:刘步英,(1914——1995)享年82岁,在原藉病故;
旧社会女性没有自己的名字,取夫、父姓加氏为名,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提高,必须有自己的名字,而当年取英、珍较多,姨妈和妈妈生活在二地,当时通讯困难,未联系,故造成与母亲同名。
大舅刘步忠和妻薛氏育有二子:
大表哥刘福文(1933—现在)在云南泸西县地质大队工作至退休。有刘小龙,刘伍华,刘晓珍,(又名小珍子),二子一女;
刘小龙在云南蒙自某水电站工作;育有一女刘雯在云南昆明已婚
刘伍华在江苏宝应汜水中学任数学老师,育有一子;
刘晓珍在云南泸西,育有一女肖梅。刘晓珍现已退休
二表哥刘福同(1936.01.09——2020.06.19)享年84岁,年轻时曾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,退伍后在安徽牛头山煤矿任抢险队队员,与当地姑娘结婚后落户祠山岗苗村务农,改革开放后住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,全家搬迁至附近新建的居民新区。
他育有二子四女;其大儿子1993(?)年在学校就读期间因公殉职;
儿子刘伍财、孙女刘乔和其他(三)个女儿均在安徽广德成家立业,且已儿孙绕膝。
二舅刘步臣 取三妻
二舅前二位妻子1935年前先后病故
二舅与前妻育一个女儿刘福英,
大表姐刘福英嫁大姨妈大儿子郑文末,2018年前均已病故;
第三位妻子龙凤英(1930年生)现年90岁,生有一女一子:取名财英和财喜,儿子是二舅六十岁老年得表弟财喜;
表妹和表弟:现在在氾水镇和夏集镇工作。
三舅刘步诗,妻蒋春英 育有四子一女:
大表哥刘福荣(1941.-12021.1.8)原在广西桂林电表厂工作,后下海经商,自由职业;
表弟刘福华、刘福康、刘福伍、刘小妹在上海成家工作,均已退休。他们的子女均已成家;
大姨妈:刘步英 ,她是外公的大女儿,她应该是外公的第三个孩子,她生有二子:
大表哥郑文未2018年已去世;
表弟郑文仕育有一子一女:
子:郑一才现在江苏无锡市从事三凌空调的总代理业务;
女:郑秀梅曾在扬州、无锡等地从事餐饮
妈妈是外公的第二个女儿,家中排行老五。
未完待继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来自老沈的问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shenkuixing.com/?id=7

分享给朋友:
返回列表

上一篇:自画像

下一篇:我的外公2

“我的外公1” 的相关文章

我的家乡 1

我的故乡是江苏宝应县。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、长江三角洲北翼、里下河平原西北部,属宁镇扬同城化外围圈层,东接建湖、盐城、兴化,南连高邮,西和金湖县、洪泽区隔宝应湖、白马湖相望,北与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毗邻。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穿城而过,风光宜人,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。宝应秦时建县,始名东阳县、平安...

我的家乡2

穿过杜巷小巷一直向北走就可以走到朱庄,再向北走过了大潼河就能到夏集。妈妈去圩田(只种一季水稻,冬天放水沤着的田)干活和到夏集镇办事也必定走这条路。记得我三、四岁的时候,农历三月二十八,妈妈带我去夏集赶集,那是我们当地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,热闹非凡。四乡八里的人都往那儿赶,人山人海。街头巷尾都是摊位,用...

我的祖父母 1

我有一个祖父和一个继祖父。祖父沈士富生卒年份不详(?-1927)。我没见过他,对他及他上辈人的情况知之甚微。大部分都是听老人和母亲说的。继祖父叫沈士华,我见过,但印象不深。在我很小的时候,估计也就是四五岁的时他就去世了。印象最深的是他当时大腿根部(股沟)生疮溃烂,睡在床上,祖母每天给他用水擦洗,一直...

我的大伯 1、2

大伯沈国湖伯父:沈国湖出生于1916年 -卒于1993年 ,迎娶本乡朱庄人士朱守云为妻,享年77岁。伯母:朱守云生于1921年-卒于1992年。享年72岁我们和大伯虽然同处上海城,他和爸爸还是亲兄弟,但大伯一直居住在工作单位,他不善走动。只有家中发生重大事情,他才会来找爸妈商量沟...

我的大伯 3

解放前后大伯在上海工作生活基本上一帆风顺,收入基本固定的,经济上他没有后顾之忧。解放前后大伯在上海工作生活基本上一帆风顺,收入基本固定的,经济上他没有后顾之忧。农村合作化前,老家在大妈的操持下,家境不错。他有田有房。大妈妈也特别能干,大伯上海挣来的钱基本都由大妈妈掌管。那时农村里有钱的人家不多,像大...

我的大伯 4、5

 大伯把家庭看得很重,就是只知工作,只知赚钱养家糊口,为家庭无私奉献,很少为自己考虑的人。有时我一直取笑他是个守财奴,说他有点吝啬,他总笑而不语。我真的不理解,他一人在上海除了我 们一家,朋友几乎没有,很少有人情往来,老家来人基本上都住我们家,他也难得请人吃饭。平时他吃在店里,住在店里,一...